11月26-27日,第四屆國際等離子體和能源轉化前沿論壇以線上和線下(深圳)形式成功舉辦。
會議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共同主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等離子體及應用專業委員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電工所小組、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南京工業大學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IEEE NPSS Nanjing Section Chapter、廣州大學、等離子體科學和能源轉化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合承辦,500余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學生參加了會議。
大會共同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戴棟主持開幕式。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秘書長韓毅、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副所長宋濤研究員、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院長唐文虎教授、南京工業大學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院長方志教授、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副主任劉新研究員在大會上致辭。
主旨報告環節,論壇邀請5位專家作大會報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Richard Wirz的報告主要探索了等離子體與復雜結構材料的相互作用機制及在空間推進和聚變能的應用。日本國家先進工業科學技術研究所(AIST)教授KIM提出等離子體是新興的"Power-to-X"技術,并詳細介紹了火花放電等離子體綠色、可持續氧化固氮的新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夏維東針對雙碳目標下工業需求,分析了熱等離子體在噴煤和制備乙炔等應用的關鍵技術和科學問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Xiaolei Fan重點闡述了依據等離子體特性理性設計用于高效碳轉化催化劑的新理念。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教授Bogaerts分享了等離子體驅動CO2、CH4、N2氣體轉化的實驗及多尺度仿真方面的最新成果。
論壇設4個分會場,98位研究人員作報告,內容包括等高電壓與放電、等離子體基本過程、診斷與模擬,等離子體與氫能、碳循環和催化,等離子體固氮、清潔燃燒技術以及等離子體與表界面相互作用過程,等離子體催化與儲能材料制備與改性以及其他等離子體和能源轉化技術的最新進展。
國際等離子體和能源轉化前沿論壇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等離子體及應用專委會、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倡導舉辦,迄今已成功舉辦三屆。論壇內容涉及電氣、物理、化工、能源、材料等多個學科交叉,屬于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新興科學前沿交叉領域,是國內外低溫等離子體及能源轉化相關研究的學術盛會。
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國內外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將更好地促進各領域開展交流合作,為能源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
開幕式及主旨報告嘉賓合影